綏陽縣15個鄉鎮113個村居2018年全面開展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經過全縣各級干部和廣大人民群眾的共同參與共同努力,按期完成了全縣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各項任務。為了貫徹落實2022年中央一號文件,進一步夯實改革基礎,鞏固改革成效,2022年,對全縣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工作進行再培訓、再整改、再探索,有效刺激農村社會發展內生動力,確保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之路行之有效,走出一條新時代鄉村振興之路。
一、查漏補缺,厘清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家底賬”。綏陽縣按照上級指示精神,印發了《綏陽縣農業農村局關于扎實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存在問題的整改方案的通知》,按照“全面自查、督導整改、總結提升”的工作思路,持續推進我縣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回頭看”工作。緊緊圍繞整改目標,深入剖析,明確責任單位、明確整改時限、明確質量標準、推進專項整改,整改問題22條,2月底全面整改到位。一是清產核資清底數。截止到2022年3月共清查核實集體賬目資產161739791.53元,其中經營性資產38577392.47元,資源性資產總面積2918317.82畝,其中宅基地面積30067.66畝,農村集體資產有了一本“明白賬”。二是成員身份嚴核實。圍繞“身份是否遺漏,信息是否完整、成員是否重復”的方式再次核實,全縣共發現虛擬身份信息13128條,整改完成虛擬身份證信息核實13128條,目前已經將正確的身份信息全部錄入農村集體資產監督管理平臺??鐓^域重復認定為13128人,截止目前,已經核實了4082人。三是在股份改革上強深化。圍繞“股權設置是否合理,章程是否規范”進行再深化,再指導鄉鎮合理完善股份設置,本次改革只設置個人股,以靜態管理辦法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出具股權證書,作為其占用集體資產股份參與決策管理,享有集體收益的有效憑證,全縣共頒發股權書502746本到農戶手中。統一規范使用2021年1月18日農業農村部發布的《農村集體組織示范章程(試行)》,結合各村實際完善其章程。
二、攻堅破難,固牢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生產線”。積極開展農村集體資產管理不規范問題整治工作,完善和健全農村集體資產“三資”監管機制,切實提高村級財務管理水平,積極回應農民群眾關注的農村集體資產管理熱點問題,切實維護群眾權益。一是抓培訓指導,技術支撐“強”??h鄉級層層組織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業務人員開展差別化業務培訓,針對不同層次、不同類別干部的實際需要實行差別化、個性化的培訓,做到“量體裁衣”,不斷增強“內力”強其筋骨,2022年召開培訓會60人次,并組織113個村級錄入員進行全國農村集體資產清產核資系統數據錄入工作。同時開展技術骨干力量到基層專項督導累計20次,增強了對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工作成果的推進。二是抓宣傳動員,宣傳發動“廣”。強化宣傳,發動全民參與,堅持以宣傳造聲勢,以宣傳促行動,尤其是在在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系統中,廣泛宣傳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相關內容及政策要求,提高群眾對農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工作的認知,動員廣大群眾參與并支持改革工作,利用微信、電話、村務公開欄的方式及時通知跨區域重復認定人員做好成員的退出工作,確保成員認定精準,成員信息錄入正確以保證其群眾利益不受損,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成果經得起檢驗。三是抓組織領導,落實強度“高”。我縣認真按照上級指示精神,將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作為統籌城鄉發展的重要工作來抓,實行重點管理,重點調度,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蘇征峰同志親自抓市級示范點改革工作,定期調度改革工作推進情況,為開發集體資源,管理集體資產、服務集體成員、發展集體經濟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政策引領,探索農村集體經濟發展“新路子”。要實現鄉村振興,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就必須加大對村集體經濟的支持,用集體集體激活農村經濟。一是規范和完善村級財務管理制度,提高財務管理水平。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和規范村級財務管理的通知》,提升農村財務管理規范化水平,深化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密切的黨群干群關系,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二是發揮農民集體所有資源優勢,走一條強村富民的新路子。充分發揮資源優勢,找準市場前景村產業,可以利用集體非農建設用地進行市場化開發,發展物業經濟,既可以為農民提供大量的就業崗位,又可為集體帶來豐厚而穩定的贏利,還可以依托美麗的鄉村發展健康養老產業等。三是要走聯合發展之路,抱團發展農村集體經濟。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充分發揮農村生態資源優勢,大力發展融合經濟,支持集體經濟組織通過“抱團發展”、“村村聯社”、“村企聯社”等方式融合。四是積極探索為不同的農村集體經濟形式提供差異化、創新化的金融服務。習總書記強調,農業強不強,農村美不美,農民富不富,決定億萬農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發展集體經濟是強農業、美農村、富農民的重要舉措。是實現鄉村振興的必由之路。而農村集體經濟發展面臨較為嚴重的資金瓶頸,通過優化金融服務助力農村集體經濟發展,增強億萬農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譜寫新時代鄉村全面振興的新篇章。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