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在上級有關部門的領導下,我市果蔬產業工作穩步推進,現就有關工作開展情況總結如下。
一、主要工作完成情況
(一)目標任務
1.蔬菜:據統計,截止11月底,全市蔬菜累計完成種植294.15萬畝、占年度目標任務260萬畝的113.1%,產量410.44萬噸、占年度目標任務430萬噸的95.45%,種植產值68.4億元,同比減少4.9%;預計到12月底,全市蔬菜累計完成種植面積300萬畝、占年度目標任務260萬畝的115.4%,產量440萬噸、占年度目標任務430萬噸的102.3%,種植產值77億元,同比減少26.9%。
2.辣椒:據統計,截止11月底,全市辣椒完成種植面積229.2萬畝、占年度目標任務101.8%,鮮椒產量295.8萬噸、占年度目標270萬噸109.5%,實現種植產值80.6億元、同比增長9.9%,預計到12月底,全市鮮椒產量達297萬噸,種植產值達81.1億元。
3.食用菌:據統計,截止11月底,全市食用菌累計種植1.88億棒、占年度目標任務3億棒的62.67%,鮮菌產量5.95萬噸、占年度目標21萬噸的28.3%,實現產值4.82億元、同比減16.7%;預計到12月底,全市食用菌累計種植2億棒、占年度目標任務3億棒的66.7%,鮮菌產量6.1萬噸、占年度目標21萬噸的29.1%,實現產值5億元、同比減21.3%。
4.水果:據統計,截止11月底,全市新增水果種植面積28萬畝,全市水果種植規模達93.4萬畝,其中投產果園面積達64.2萬畝,水果產量達43萬噸、占年度目標44.9萬噸的95.7%,實現產值達21.5億元、同比減 29.3%。預計到12月底,全市新增水果種植面積29萬畝,全市水果種植規模達94.4萬畝。
(二)蔬菜(食用菌)業務工作
1.建設“遵菜入滬”、“遵菜入渝”及中心城區保供蔬菜基地近15萬畝,其中:1000畝基地以上15個共19651畝,500-999畝基地49個共28362畝,100-499畝基地221個共45022畝。培育食用菌專業菌棒生產企業6家, 1000萬棒以上規?;?個,100-500萬棒規?;赜?4個,50-99萬棒以上規?;?7個。
2.培育蔬菜生產企業16家、合作社71家、村級集體經濟組織13家、大戶191戶,示范基地面積62705.7畝;食用菌生產企業21家、合作社15家、村級集體經濟組織3家,示范基地面積3246.2畝。形成蔬菜以閩黔農業、貴州阿綠、東升農場、金黔地公司、萬雄公司,食用菌以播州泉源菌業、道真同輝、綏陽云端農旅、桐梓縣益新企業為龍頭的產業集群化發展。
3.全市建成蔬菜示范點152個、面積15.3萬畝,食用菌示范點39個、面積0.53萬畝。發展蔬菜訂單基地292個、面積11.6萬畝,食用菌訂單基地33個、面積0.35萬畝,有效提升了我市蔬菜(食用菌)產業的標準化生產水平。
4.加強與遵義院士團隊、上海農科院、中國農科院的相關專家溝通交流,促進產業技術體系交流合作,促成上海光明森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落戶匯川區漕河涇工業園區食用菌產業基地。促成李玉院士團隊落戶貴州泉源科技有限公司。
(三)辣椒業務工作
1.完成辣椒新品種新技術的試驗示范工作,共引進國內15個省市及韓國地區共50余家企業10余家科研機的辣椒品種930余個在蝦子辣椒智慧產業園進行集中展示,其中朝天椒雜交品種750余個、線椒雜交品種170余個、菜椒雜交品種10余個,經組織專家評選,篩選出20個優良品種進行推薦,加速了全市辣椒品種的更新換代。
2.完成辣椒干分級標準的文本起草、樣品采集、檢測和理化、外觀分級指標的研討以及市場論證等工作,并將辣椒干分級標準作為貴州省標準化項目向省標準化院進行了申報,待省通過立項并論證后地進行發布。
3.完成遵義辣椒指數工作方案編制和評審工作,經多方努力,由農業農村部信息中心、中國經濟信息社有限公司、貴州省農業委員會、遵義市人民政府四方合作開展遵義辣椒指數采集和發布工作,目前,形成了遵義辣椒指數基礎數據采集方案,四方合作協議已報市政府辦上市長辦公會,正在落實數據采集人員及相關培訓工作,預計12月下旬上線發布。
4.完成建設世界辣椒加工貿易基地實施意見的編制工作,《意見》起草完成后,組織相關人員進行了多次討論和修改,并傳各縣(市、區)黨委政府和市直有關部門征求意見,根據各單位反饋意見再次進行了修改,《意見》明確了建設目標、實施路徑、保障措施等,現已報市政府辦審定,計劃在12月的工作推進大會上發布,成立了市級辣椒工作專班并開展相關業務工作。
5.已與貴州先行知識產權有限公司進行協商,“遵義朝天椒”公共商標收到市級進行集中打造事宜,正在辦理變更和拓展。
(四)項目實施
1.在播州區鴨溪鎮高枧村蔬菜基地,完成138.9畝的蔬菜新品種試驗示范工作,超計劃38.9%,新品種試驗共10個,其中萵筍4個、白菜2個、苦瓜2個、茄子2個,春季完成苦瓜示范種植62.2畝、茄子11.5畝,秋季完成萵筍示范種植53.7畝、白菜11.5畝,帶動周邊鴨溪鎮、樂山鎮蔬菜發展5000余畝。
2.在正安縣班竹鎮上壩村,完成100畝蔬菜新品種新技術的試驗示范工作,開展6個甘藍品種、6個花椰菜品種的比較試驗,規模共10畝, 進行高海拔夏秋蔬菜高效接茬模式栽培技術試驗90畝,茬口銜接為糯玉米(甜蜜3號)-夏白菜(德高45),提高了蔬菜生產水平。
3.完成3個水果標準園項目的驗收工作,完成了紅花崗深溪鎮眾錦果蔬專業合作社新建桃標準園項目、桐梓縣蘋果標準園項目、綏陽縣櫻桃避雨栽培試驗示范標準園項目的驗收工作,建成桃標準園1130畝、蘋果標準園1350畝、櫻桃避雨栽培標準園50畝,配套完善水果基地水、電、路、棚、冷庫、綠色綜合防控等設施,示范帶動效果較好。
4.完成2017、2018年中央及省級下達我市的蔬菜、食用菌項目的實施督查,其中蔬菜項目播州2個、綏陽1個、正安1個,食用菌項目播州2個、余慶1個、道真1個,以及我站實施的果蔬新品種、新技術試驗示范項目和蔬菜規?;卣{查項目,鳳岡、務川食用菌項目和道真、湄潭蔬菜項目被縣級整合實施。
(五)2018辣博會
參與完成2018辣博會的籌備和召開,共邀請到1260余家單位共1880余人參會參展,其中參展單位270余家共320余人、參會單位990余家共1560余人,其中有44家科研院校、45家行業組織、650余家知名企業與經銷商、34家新聞媒體等單位參加,參加人員涉及全國30個省、市、自治區以及國外23個國家和地區。組織開展了“建設世界辣椒加工貿易基地”高峰論壇、開幕式、產銷對接暨招商引資簽約大會、辣椒全產業鏈觀摩、5D實景激光全息劇、辣椒產業扶貧成果展示、展示展銷、國際火鍋原材料采購商大會、播州區火鍋加工園觀摩、辣椒美食文化活動、第二屆“一帶一路”中國火鍋產業峰會、網上辣博會等系列活動,共設置了38個特裝展館、270個標準展位、33家美食展位、辣椒主栽品種展、103臺農機具展、冷鏈物流展、16個精裝商鋪展、40塊扶貧成果展等展位,內容涵蓋了辣椒種業、生產加工、機械設備制造、冷鏈物流、包裝倉儲、食品安全追溯、市場金融等各個方面?,F場銷售金額230萬,達成合作意向200余項,其中25家企業與中國辣椒城簽訂長期合作關系。招商引資簽約,共簽訂合作協議51個,其中達成2個框架合作協議、26個產銷協議,促成了23個項目,簽約金額103.92億元?!熬W上辣博會”實現全國各省網絡宣傳全覆蓋,并傳播到全球49個國家和地區,實現銷售額GMV(網上交易量)2875.3萬元,整個活動效果較好。
(六)產業宣傳
辦理《辣椒天地》宣傳期刊4期,印制刊物4000冊,投送宣傳冊3600余次,宣傳范圍涉及國內20余個省、市、自治 區,并組織企業、農推部門人員到外地參加農展會、農交會等,增強了遵義辣椒的對外宣傳和推介力度,提升遵義辣椒的市場知名度和競爭力。
(七)其他業務工作
完成了有關蔬菜、辣椒、水果產業的技術培訓和臨田指導,共開展業務培訓和指導80余期次,培訓人員3000余人次,發放技術資料1500余份;完成了果蔬工作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報送,目前,共報送蔬果產業工作簡報30余篇,并即時向省業務指導部門、市業務主管部門報送產業發展有關重要信息;完成了蔬菜、辣椒、食用菌、水果產業發展數據的收集、整理、匯總和報送工作,共報送有關數據20期次,為產業決策和指導工作提供了依據;組織召開了全市辣椒種植現場會、蔬果工作培訓會、業務調度會等會議,完成了有關資料的起草和報送;完成了有關政策理論、會議和文件精神以及有關業務知識等內容的學習,即時傳達了省業務指導部門和市農委有關工作會議精神,按時完成了領導交辦的其它業務工作。
二、產業發展存在問題
(一)財政投入力度不大。地方財政無穩定的蔬果產業發展專項資金,在品種資源開發、基地建設、經營主體培育、加工產品升級改造、市場建設、品牌打造等方面支持不大。
(二)產業基礎設施薄弱?;厮?、電、路、訊、病蟲綠色防控以及育苗、采后處理(分揀、冷藏、烘干)等設施嚴重不足,基地生產抗風險能力弱,綜合生產水平低。
(三)產業組織化程度不高。經營主體多、小、散,沒有行業組織引領,龍頭帶動能力弱,未形成規模優勢,產品精深加工能力不強,附加值不高。
(四)產業品牌影響力不強。產品同質化嚴重,商標多、雜、小,區域公共品牌培育力量弱,品牌影響力不強。
三、2019年工作打算
(一)加強蔬菜產業建設力度。一是全市蔬菜種植面積穩定260萬畝,重點圍繞紅花崗區、新蒲新區、南部新區、匯川區、播州區、桐梓縣、綏陽縣、湄潭縣的500畝以上壩區,按照產業發展“八要素”、“五步工作法”建設30萬畝保供蔬菜基地。二是大力推廣“三變”改革經驗,培育蔬菜科技、加工、流通企業、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三是充分利用滬遵對口扶貧的政策、黔川結合中心城市的區位優勢和重遵茬口互補,積極開展對上海、重慶、廣東沿海區域、武漢等夏秋蔬菜生產困難地區的產銷對接,擴大蔬菜外銷率。
(二)加強辣椒產業的建設力度。全市辣椒種植面積235萬畝(建優質辣椒種植基地90萬畝),其中實施辣椒“換種工程”15萬畝,培養基本椒農3萬戶,辦縣、鎮(鄉)級示范點共158個,面積共2.13萬畝;成立遵義市辣椒行業協會,引進和培育加工龍頭企業,推動中國辣椒城升級改造,遵義辣椒價格指數上線運營,獲批國家級(遵義)辣椒專業批發市場,建設產地市場,編制世界辣椒加工貿易基地規劃,升格舉辦2019中國貴州國際辣椒博覽會,辦好《辣椒天地》宣傳期刊,組織企業外出參展和交流,提升遵義辣椒的知名度。
(三)加強食用菌產業的發展力度。一是抓好全市3億棒食用菌的統籌發展。二是著力建設我市食用菌產業四大產業帶,重點打造播州、道真為全省食用菌產業大縣。三是積極培育壯大新型經營主體,培育龍頭企業10家以上,建設示范基地50個以上,發展種植示范大戶200戶以上。實現產業提質增效健康發展、農民廣泛參與脫貧致富。
(四)加強城郊時令精品水果的建設力度,逐步打造和完善70萬畝精品果園。
(五)加強蔬菜、辣椒、食用菌、水果新品種、新技術、新材料、新設施的引進、試驗、示范和推廣力度。
(六)加強項目的督促檢查,如期、保質、保量完成各級有關果蔬項目,積極向上級爭取項目資金支持。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