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關于印發<貴州省2018年畜牧獸醫工作意見>的通知》(黔農辦發〔2018〕36號)、《關于2018年度飼草飼料工作任務分解的通知》(黔農草通〔2018〕2號)等文件精神,在省、市農委的領導下,在全市飼草飼料系統同仁的共同努力下,今年以來各項飼草飼料工作如期完成、成效顯著,現將工作情況總結匯報如下:
一、 主要工作完成情況
2018年以來,一是以黨風廉政建設暨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落實等工作為重點,著力開展政治理論、業務技能學習(集中學習20余次);扎實開展“解放思想敢擔當,真抓實干有作為”主題教育等活動;開展預防提醒談話2次,打造“黨建創新示范點”2個;全站職工沒有違反廉政規定和相關制度的行為。二是完成了省農委下達的飼草飼料目標任務(人工草地建設、冬閑田土種草、糧改飼、農作物秸稈飼料化、工業飼料生產、工業飼料推廣等)。三是對遵義嘉好飼料有限公司和遵義市金鼎農業科技有限公司進行了《飼料質量安全管理規范》知識培訓和檢查,完成了其飼料生產許可證續展審批工作,嚴把飼料準入關。四是加強生豬飼料生產、經營、使用以及餐廚剩余物監管,有效降低其傳播非洲豬瘟風險。五是持續強化2015年以來南方草地項目、2017年以來糧改飼項目和2013年以來退牧還草項目監管,各項目進展順利。六是著力開展草地資源清查、草地質量等級及變動表編制、草原監測、草原普法宣傳月活動、大美草原守護行動等工作,有效促進了天然草地資源保護和利用。七是及時完成了各級各部門和領導交辦的相關工作。
二、 采取的主要措施(工作亮點)
(一)飼草飼料體系進一步完善,為推動全市畜牧業跨越式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在飼草方面:全市有天然草地面積868.44萬畝、農作物秸稈常年產量約300萬噸、酒類產業可年產酒糟300萬噸左右、人工草地保留面積40萬畝,2018年完成人工草地建設18萬畝、冬閑田土種草21萬畝、糧改飼6萬畝(含糧改飼項目)、農作物秸稈飼料化利用率29%,全市飼草資源載畜量可達241萬個黃牛單位以上。
在飼料方面:全市現有飼料生產企業6家(單一飼料,干白酒糟生產企業3家),2018年生產工業飼料7萬噸,推廣工業飼料60萬噸以上。在建飼料生產企業5家,建成投產后全市各類飼料生產能力可達248萬噸/年(已投產企業生產能力46萬噸,在建企業生產能力202萬噸)。
(二)生豬飼料和餐廚剩余物監管成效顯著,有效降低了非洲豬瘟傳播風險
采取“六措施”(成立工作專班、細化工作方案、強化排查巡查、做好消毒凈化、開展宣傳培訓、嚴格督查指導)切實加強生豬飼料和餐廚剩余物監管,有效降低非洲豬瘟傳播風險。全市原有餐廚剩余物飼喂生豬養殖場(戶)2520個、存欄生豬82328頭,截止11月12日已經全面禁止。
為鞏固全面禁止餐廚剩余物飼喂生豬工作成效,確保禁得下、穩得住、能長效,從10月28日開始著力開展了5天一循環的排查巡查工作、從11月13日開始實施了日報告制度、從9月26日以來共開展了專項(2次)和聯合(4次)督查6次,全力做好消毒凈化、宣傳培訓、督查指導工作。截止目前,已累計消毒凈化養殖場(戶)11703個、累計消毒38374次;發放宣傳資料135440份,簽訂承諾書66261份;開展轉變養殖方式培訓2176期,培訓15801人次,覆蓋養殖場(戶)13434個。
(三)草地項目推進順利,對當地經濟、社會和生態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2015-2017年在3個縣(習水縣、鳳岡縣、務川縣)實施了南方草地項目,2017-2018年在5個縣(鳳岡縣、務川縣、桐梓縣、正安縣、習水縣)實施了糧改飼項目,2013-2018年在4個縣(務川縣、正安縣、習水縣、鳳岡縣)實施了退牧還草項目。3類項目累計投入資金15891.64萬元(1.59億元),其中南方草地項目投入資金2250萬元、糧改飼項目投入資金1144萬元、退牧還草項目投入資金12497.64萬元;分縣來看,務川縣投入資金8272萬元、鳳岡縣投入資金3153萬元、習水縣投入資金2547萬元、正安縣投入資金1719.5萬元、桐梓縣投入資金200萬元。
在南方草地項目方面:2015年習水縣項目已完成縣級驗收,正在按市級專家初步意見進行整改,預計年內可完成驗收。2015年鳳岡縣項目,根據實施主體和縣農牧局申請,市級正在進行方案評審批復。2016年務川縣項目已基本完成建設任務,完成部分已開展縣級驗收,預計年內可完成驗收。2016年鳳岡縣項目已基本完成建設任務,預計年內可申請省級驗收。2016年習水縣項目已完成大部分建設任務,正在開展草地管護和羊上欄工作。2017年鳳岡縣項目實施一半后,資金被整合使用,目前縣農牧局正在積極向縣人民政府申請要回項目資金,以期繼續實施該項目。
在糧改飼項目方面:2017年鳳岡縣、務川縣項目已完成驗收,桐梓縣項目正在開展縣級驗收。2018年鳳岡縣、正安縣、習水縣項目已基本完成建設任務,正在開展縣級驗收。
在退牧還草項目方面:2013-2015年在務川縣實施的項目已完成縣級驗收。2017年在習水縣實施的項目資金被縣級統籌使用。其它項目正在按要求實施中。
(四)天然草地保護利用取得突破性進展,促進了生態文明體系建設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山水林田湖草是一個生命共同體”理念,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持綠色發展理念,扎實開展了天然草地保護利用相關工作。一是完成草地資源清查和草原監測工作,完成天然草地清查樣地333個、人工草地清查樣地85個、非草地類清查樣地28個、入戶調查124戶,基本摸清了全市草原資源類型、保護利用現狀和空間分布底數,推動建立邊界清晰、權屬明確、規范有序的草原資源管理體制,夯實深化草原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的數據支撐。二是完成草地質量等級及變動表編制,為建設綠色發展績效考核機制、開展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等提供量化指標信息支撐。全市年初存量天然草地面積162280公頃、年末存量天然草地面積162194公頃,本輪天然草地面積減少86公頃;年初平均草地質量等級4.47、年末平均草地質量等級4.45,本輪平均草地質量等級提高0.02,全市草地質量呈現向好趨勢。三是開展草原普法宣傳月活動和大美草原守護行動,營造全社會積極保護草原、合理利用草原的良好氛圍。圍繞“依法保護草原,建設美麗中國”主題開展系列宣傳活動。宣傳活動遍及全市15個縣(區、市)、累計出動宣傳人員519人(次)、宣傳車輛42輛,發放宣傳材料19065份(冊),懸掛橫幅74條,張貼標語55條,制作草原普法宣傳展板12張,電視、廣播講解7場(次),舉辦培訓班23個、培訓人員2622人(次),普法咨詢12843人(次),發布信息505條。圍繞五項子行動(草原執法檢查“綠劍行動”、草原征占用管理專項檢查“護衛行動”、草原法律法規“宣貫行動”、新聞媒體“發現美麗草原行動”、最美草原管護員和優秀草原(監理)機構“尋找行動”)大力開展了大美草原守護行動。
三、 當前開展的重點工作
當前還在開展的重點工作主要有:一是持續加強生豬飼料和餐廚剩余物監管,降低非洲豬瘟傳播風險。二是加快2015-2016年南方草地項目和2018年糧改飼項目的竣工驗收工作,加強其它草地類項目的監管工作。三是扎實開展飼草業調查監測統計項目工作。四是及時完成各級各部門和領導交辦的其它工作。
四、 2019年工作打算
2019年,我站將主要開展以下工作:一是按要求完成各項飼草飼料目標任務,加強已投產飼料生產企業和經營、使用企業監管,強化在建飼料生產企業指導,進一步完善飼草飼料體系建設。二是積極爭取草地項目實施,加強已實施草地項目監管,及時完成竣工驗收工作,切實發揮效益。三是繼續加強天然草地保護利用各項工作,促進生態文明體系建設。四是加強飼草飼料技術推廣和技術培訓,提升畜牧業發展科技水平。五是按要求及時完成各級各部門和領導交辦的其它工作。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