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革遵義市委:
貴委委員提出的《關于加大全市農產品品牌建設的建議》提案收悉。感謝你單位對農產品品牌建設的關注、關心和支持?,F就根據貴委委員在提案中提出的具體問題答復如下:
一、關于制定農產品品牌發展規劃問題
近年來,我市各級農業部門高度重視農業標準化生產及農產品品牌建設工作,在“十三五”現代山地高效特色農業規劃中,已將農業標準化生產及農產品品牌建設規劃同步納入農業產業建設規劃,明確了年度品牌培育計劃,初步形成了品牌推薦申報常態化和農業、質監、財政、宣傳等多部門協調配合齊抓共管的工作機制。
二、關于夯實農產品品牌創建基礎問題
目前,全市已培育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20個、馳名商標產品5個、著名商標產品64個、省級名牌產品57個,30家企業品牌獲“2015—2016年度貴州生態農業100張優強品牌”,29個農業品牌獲“2015—2016年度貴州100張生態農業優秀品牌”。認定無公害、綠色和有機農產品968個、產地733萬畝,其中蔬菜(含馬鈴薯)認證187個、143萬畝,糧油作物認證55個、143萬畝,果品認證90個、345萬畝,茶葉認證175個、113萬畝,其它認證14個、1萬畝;畜牧業無公害農產品認證352個,其中畜類247個、479萬頭,禽類30個、883萬只,鮮禽蛋36個、峰產品2個;完成漁業水產品無公害認證37個、1473頃。擁有13個國家農業標準化示范區。培育市級以上農業產業化經營龍頭企業556戶、市級以上農民合作社示范社228個、家庭農場886個。農產品、特色食品品牌數全省第一,有機認證面積和證書數量全省第一,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全省第一。
2017年,已將55家農產品加工企業品牌作為重點推介對象,召開了2017年省名牌申報培訓會,建立了36個產品資源庫。截止6月中旬,共有34個農產品、特色食品以及涉農企業申報貴州省名牌產品,占總申報數的61%,7個地理標志產品順利通過專家組評審。正安縣省級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示范區通過省質監局組織的專家組驗收。2017年主導制定農特產品地方標準4項,開展2項國家農業標準化示范區創建,組織申報了2項省級農業標準化示范區項目。
三、關于推進農產品商標注冊意識問題
近年來,通過普及無公害、綠色、有機產品知識,指導湄潭縣、習水縣、道真縣積極申報創建省級、國家級有機產品認證示范創建區,將湄潭、習水、道真縣納入省級和國家級有機產品認證示范區創建計劃,加強檢驗檢測技術機構建設,同時、對經營主體申請注冊登記、申報農業產業化經營龍頭企業、申請省級專項補助資金等,相關部門均建議經營主體提供相應的注冊商標。從整體看,消費者對商標、品質等認知進一步提高,生產經營者依法經營、誠信經營及商標保護意識普遍增強。
四、關于培育發展區域品牌推廣問題
已培育湄潭翠芽、鳳岡鋅硒茶、正安白茶、赤水金釵石斛、黔北麻羊、綏陽金銀花等多個區域性品牌。已對“遵義紅”茶、“遵義綠”茶等公共品牌的管理、使用、宣傳等制定了“工作方案”,待征求相關部門建議后實施。
五、關于扶強做大龍頭企業規模問題
已將培育農業產業化經營龍頭企業納入了“十三五”規劃,到2020年,市級農業產業化經營龍頭企業達到800家,培育億元企業10家?!笆濉逼陂g,將繼續改善農業基礎條件,以園區建設為平臺,以招商引資、項目建設為抓手,用好用活農業產業投資基金助推農業產業加快發展,實現農產品加工業總值580億元。
六、關于加強農產品品牌宣傳推介問題
圍繞宣傳遵義綠色產品、提升產品品牌形象、拓展產品銷售領域、帶動加工企業加快發展、實現企業增效、帶動群眾增收為目標,以開展農產品市場拓展推介“月月行動”為契機,緊盯北京、上海、廣州、重慶等一線城市,2017年上半年,已組織農產品展示展銷暨招商推介活動18次,參與企業達1190家次,實現現場銷售額18616萬元,促成現場采購協議265項,簽約資金6.37億元,達成意向合作協議490個,意向合作金額20.49億元,較好推進了農產品品牌的宣傳,同時也促進了茶葉、辣椒、肉制品及糧油制品的展示和銷售。
七、關于完善保障機制問題
至2015年以來,市政府把“三品一標”認證納入了重要工作來抓,每年通過建立財政專項預算100萬元資金,對“三品一標”認證工作,重點對地方政府、農業龍頭企業在申報地理標志保護產品、馳名商標成功后給予了專項補助。 初步建立了部門協調配合、共同參與品牌申報、管理、宣傳的工作機制。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