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市農提復字〔2016〕12號 簽發人:何鍵
遵義市農業委員會對市政協四屆五次會議
第45266號委員提案的答復
葉國強委員:
您提出的關于《幫助習水縣發展生態畜牧業》的提案收悉。感謝您對我市習水縣畜牧業發展的關心和支持?,F就提案提出的有關問題答復如下:
正如你所知,習水縣近年來生態畜牧業取得了長足發展,已經成為我市生態畜牧業發展的排頭兵。
一、項目支撐生態畜牧業發展
長期以來,由于習水縣獨特的地理位置、良好的自然生態環境,其畜牧業一直得到中央、省市等各級政府部門和有關單位的大力支持。2012—2016年習水縣畜牧業獲得中央、省級和市級項目17個,涉及資金2424萬元支持,其中中央、省級2004萬元、市級420萬元。2014年習水縣一次就獲得單項中央發改資金700萬元,用于支持生豬標準化規模養殖(小區)項目建設,這足見中央、省市對習水縣發展生態畜牧業的大力支持,當然,這離習水縣畜牧業的發展需求還遠不夠,但這種支持定會一如既往、且加大力度。
二、政策扶持,資金整合促發展
近年來,習水縣縣委、政府也出臺了扶持發展生態畜牧業的相關政策和意見,對養殖企業、家庭牧場、規模大戶、貧困戶進行“補、貼、獎”扶持。如農戶新建豬、牛、羊圈舍,分別按300元、200元、300元標準給予補助;種羊場推廣黔北麻羊母羊每只補助400元,農戶購買黔北麻羊種公羊按每只500元補助。對新獲得龍頭企業命名、產品認證、市場開拓等最高可給予20萬元獎勵,為此,習水縣每年投入縣級財政資金8000萬元以上。同時,科學整合退耕還林成果鞏固、世行貸款等項目資金用于產業發展及配套基礎設施建設,每年整合各類資金在6000萬元以上。
三、招商引資,探索產業發展新模式
習水縣農牧局在縣委、縣人民政府的領導下積極開拓畜牧業發展的創新模式,在扶持本土企業的同時,加大招商融資力度,先后引進希望集團、嘉榮牧業、天池牧業、東明牧業等企業,采取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農戶、龍頭企業+家庭牧場、龍頭企業+村級集體經濟組織+農戶等發展模式。由企業負責提供種畜、獸藥飼料、技術指導、產品銷售,農戶負責商品生產,有效的降低了市場風險。如習水德康農牧公司與四川、重慶的生豬屠宰加工企業形成了合作關系,確保了商品豬銷售渠道的暢通。嘉榮牧業走中央廚房—直營店—加盟店的餐飲連鎖發展模式,目前已經在上海、蘇州、無錫開有黔北麻羊直營店4家。群興養殖專業合作社籌資修建了羊肉加工廠,年加工能力10萬只左右,注冊了“習羊鮮”商標,目前生產的產品有4個系列20個品種,銷售到廣州、杭州、重慶等城市??h內有30多個羊肉餐飲店開展了成品真空包裝定點配送省內外多個城市,年銷售額在2000萬元以上。還有依托縣城電商產業園、農村淘寶網絡平臺,黔北麻羊羊肉年銷售額在1000萬元以上。
四、改革創新,確保生態畜牧業可持續發展
習水縣農牧局堅持把動物防疫作為根本保障。引導村級動物防疫人員組建成立動物防疫農業專業合作社,采取政府出資購買全縣的動物防疫服務模式,創新了動物防疫工作。通過近三年的探索實踐,全年沒有發生重大的動物疫情,也沒有小反芻獸疫、布氏桿菌病等突發疫病發生,村級動物防疫隊伍得到穩定,防疫員的工作積極性、主動性得到明顯增強,保障了畜牧業的健康發展。購買動物防疫這一做法,得到業內廣泛認可,成為全省推廣學習的經驗。2014年6月,國家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才學朋來縣調研后給予高度評價,認為這一模式代表了中國動物防疫工作未來的發展方向。
再次感謝您對我市畜牧業發展工作的關心!
2016年8月9日
(公開發布)
(聯系人:吳進軍;聯系電話:23139696)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