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市紀委的有力監督下,市農委黨組一班人,認真落實市委、市政府各項決策部署,自覺踐行“三嚴三實”要求,以服務“三農”為己任,堅持在工作中帶好頭、在廉政上嚴要求、在生活中作表率,恪盡職守,履職盡責,真抓實干,較好完成了各項工作任務?,F述職述廉如下:
一、夯實基礎,強化管理,全面提升干部隊伍綜合素質和服務水平
樹立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理念,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繼承和發揚黨的優良傳統,深入開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扎實抓好農委系統黨員干部教育管理,著力夯實政治基礎和組織基礎,不斷提升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
(一)加強思想政治建設。通過組織黨組中心組學習研討、班子成員講黨課、職工政治理論學習以及開辦農業大講堂等多種方式,深入學習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和習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以及新形勢下中央、省委和市委關于農業農村工作的各項決策、部署,不斷強化市農委領導班子及干部職工學習教育,進一步提高了農委領導班子的思想政治素質和執政能力,提高了農委干部職工的綜合素質和思想認識水平。
(二)強化干部隊伍建設。一是強化班子隊伍自身建設。規范農委班子能力提升機制、民主決策機制、為民服務機制和監督制約機制,班子的凝聚力、號召力、戰斗力和執行力顯著提升。二是堅持標準選好用好干部。認真按照《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推舉鄭傳芳、余明群兩位同志走上副縣級工作崗位,不斷完善專業技術干部的聘用和考核機制,積極通過競爭上崗方式選拔優秀年青干部充實中層領導隊伍,激發了農委干部職工工作活力。三是強化職工隊伍建設。充分利用招才引智載體,在貴州省第三屆人才博覽會上成功引進碩士研究生8名,充實人才隊伍,著力解決農委干部隊伍年齡結構偏大等不合理問題。進一步強化人才培育和隊伍建設,增獲2名“15851人才工程”第二層次人選,推選8名優秀人才入選全省“千”層次創新型人才。
(三)深化作風教育整頓。一是嚴格貫徹執行中央、省、市作風建設的有關規定,公務接待、公車管理、考勤管理等重點環節重點領域均制定了嚴格的制度,堅持按制度管人、制度管事。二是在全委開展“三大專項整治行動”,通過建立工作學習臺賬,健全和完善辦事公開,落實“簽字背書”制度等舉措,切實杜絕了不作為、慢作為和亂作為等方面的行為和問題,全委工作作風進一步好轉,行政效能進一步提升。
二、恪盡職守,認真履職,推動農業農村工作再上新臺階
認真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對農業農村工作的部署,深入實施“1234戰略”,以農民增收為核心、以農業轉型升級為主線,圍繞現代農業示范園區主要平臺,大力推進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發展,全市農業工作取得較好成績。全年實現農業增加值320.3億元,同比增6.5%;實現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249元,同比增10.6%;實現糧食總產量302.5萬噸,油菜總產量25萬噸,畜牧漁業總產值157億元。
(一)抓農業結構調整,農業產業基礎進一步夯實。全面貫徹落實中央關于促進土地適度規模經營工作部署,圍繞土地流轉抓農業結構調整,出臺了鼓勵土地流轉獎補辦法,全年共兌現獎補資金1900萬元,補助面積10萬畝。帶動各地新發展了一批產業基地,全市主導產業規模進一步壯大、農業結構進一步優化。
(二)抓農旅融合發展,農業園區引領作用進一步擴大。積極探索市縣兩級農業園區創建機制和農旅融合創建一體化園區等方式,全市園區在數量、規模、發展質量等均取得了較好成效。省級園區新增10個,總數達45個??h級農業園區發展勢頭迅猛,達到77個,入駐園區經營主體達732家,其中規模企業達到333家,成功啟動創建121個農(林)旅一體化園區。
(三)抓經營主體培育扶持,農業經營體系逐步建立壯大。緊緊圍繞解決“誰來種地”問題,大力扶持培育以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種養專業大戶,農業經營體系逐步建立壯大。市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突破500家,農民合作社達3311個,培育家庭農場1154個。大力培育發展農產品加工企業,全市100萬元以上加工企業達到420家、500萬元以上加工企業達到320家,農產品加工企業總產值實現285億元。
(四)抓市場、銷售、品牌,農產品競爭力進一步提升。圍繞在北京、上海、深圳、貴陽等地開設的展銷中心建設,組織全市農產品銷售企業與展銷中心對接,積極搭建平臺抓市場。依托在外的展銷平臺,通過與大型超市、批發市場、餐飲等對接,發展“互聯網+農業”,進一步拓拓展渠道抓銷售。積極組織“遵義紅”、“湄潭翠芽”等農產品公共品牌廣告在央視主流頻道投放,組織企業參加北京、重慶、貴陽、六盤水、河南等地的展銷會、博覽會、農交會,切實加強品牌宣傳,提升本地“農貨”影響力,助推“農貨出山”。
(五)抓“三品一標”認證、強化監管,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進一步提升。市政府出臺了《關于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意見》,將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納入對縣、鄉兩級政府的績效考核,進一步強化農業監測和執法,開展了肥料專項整治、實施獸藥“雙查雙打”行動、打擊生豬私屠濫宰,立案查處農產品質量安全案件13件,確保了今年沒有發生重大農產品質量安全事故。大力推進農產品“三品一標”認定認證,完成“三品一標”農產品認證281個,超額完成省農委下達的年度目標任務。
(六)抓改革創新,農業農村發展活力進一步增強
扎實推進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全市15個縣(市、區)共37個鄉鎮啟動試點工作,全面完成了省下達的21個試點鄉鎮的土地確權頒證工作。匯川、正安、遵義、湄潭4縣區扎實推進農村集體資產股份量化改革工作,部分試點村已進入清產核資及股份量化階段。今年全市廣泛推廣獸防機制改革“習水經驗”,全市15個縣(市、區)共建立合作社145個。
三、落實責任,強化監管,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取得新成效
按照“抓黨建就是抓關鍵,抓作風就是抓重點”的總體要求,認真落實“一崗雙責”和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堅持黨組領導、齊抓共管、實現聯動的原則,把全委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任務分解到日常工作的各個方面,不斷把黨風廉政建設推向深入。一是認真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年初,委黨組結合實際,召開了黨風廉政建設工作會議,認真制定了《2014年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計劃》、《黨風廉政建設任務分解意見》,把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的落實與農業各項工作緊密結合起來,做到同安排、同部署、同落實,明確具體的責任考核和責任追究。同時按照領導干部“一崗雙責”的要求,層層簽訂了《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書》,建立起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黨風廉政建設體系。二是強化黨風廉政風險防控。突出抓好干部職工黨風黨紀教育,利用開展三看三思、紀律教育月等專項活動,采取領導班子上廉政黨課、觀看警示教育片,參觀警示教育基地等形式開展廉政教育,開展廉政談心談話進行廉政提醒,立足抓早抓小防微杜。通過實施黨風廉政建設突出問題專項整治,切實把紀律和規矩立起來,把規矩挺在前面。三是嚴于律己,以身作則。作為單位負責人,始終認真履行黨風廉政建設第一人職責,時刻以搞好黨風廉政建設,全面推進廉政風險防控工作為出發點,帶領班子成員全面加強廉潔自律,認真執行黨的政治紀律、組織紀律、工作紀律、財經紀律和生活紀律,全面落實中央、省、市各項規定,自覺遵守《黨員領導干部廉潔從政若干準則》,堅決反對“四風”突出問題,杜絕公款送禮、公款吃喝、奢侈浪費等不正之風,堅決抵制各種腐朽誘惑,自覺做政治上的明白人,生活上的廉潔人,工作上的帶頭人,堅持管好配偶、子女及身邊工作人員,不利用職權和職務上的影響謀取不正當利益,自覺接受干部群眾的監督。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