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市農提復字〔2015〕8號 簽發人:何 鍵
遵義市農委對市政協四屆四次會議
第44370號委員提案的答復
陳明剛委員:
您提出的關于《保護野生魚類,嚴厲打擊非法電魚、毒魚》的提案收悉。感謝您對我市漁政工作的關心和支持?,F就提案提出的有關問題答復如下:
近年來,全市建立了嚴厲打擊非法捕撈長效機制,野生魚類得到有效保護,給電魚、毒魚行為以嚴厲打擊,漁業生態環境得到進一步改善,但仍有一些不法分子為牟取私利,在部分水域內進行炸魚、毒魚、電魚等非法捕撈活動,對我市漁業資源和漁業生態環境造成極大破壞。加強我市漁政監督管理,切實保護漁業資源,改善漁業生態環境,采取以下措施保護野生魚類,嚴厲打擊非法電魚、毒魚、炸魚行為:
一、提高思想認識,加強組織領導
按照貴州省人民政府辦公廳《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做好禁漁期管理工作的通知》(黔府辦發電〔2015〕13號),貴州省人民政府辦公廳《省人民政府辦公廳轉發省農委關于進一步規范和加快現代特色漁業發展的意見》(黔府辦函〔2015〕12號)和貴州省農業委員會辦公室《關于做好2015年我省水域漁政執法工作的通知》(黔農辦發〔2015〕42號)等文件的要求,對我省禁漁期工作、非法捕撈及其他涉漁違法行為開展清理整治,加強漁業資源養護和保護漁業生態環境,各地統一在政府的領導下,由漁業行政主管部門具體負責,相關部門協調配合,開展各項工作。
二、加大《漁業法》等法律法規宣傳力度
《漁業法》、《貴州省漁業條例》等法律法規是保護漁業資源和漁業生態環境,規范漁業生產行為,維護漁業生產秩序的重要法律法規。漁業主管部門在全市范圍內開展《漁業法》、《貴州省漁業條例》等法律法規的宣傳活動,大力開展宣傳,進一步提升了市民對漁業法律法規的認識,增強了市民遵守漁業法律法規的自覺性,全市范圍內營造起了關心和保護漁業資源和漁業生態環境的良好氛圍。2015年上半年,共向市民發放漁業法律法規宣傳資料45810余份,通過電視、廣播宣傳800余次。
三、嚴格執行春季禁漁期制度
《貴州省漁業條例》第十六條規定:“江河、湖泊、大中型水庫實行禁漁期制度。禁漁期為每年2月1日12時至5月31日12時?!备鶕F州省農業委員會辦公室《關于做好2015年我省水域漁政執法工作的通知》(黔農辦發〔2015〕42號)文件的要求,在省漁業局統一指揮和指導下,依照春季禁漁的統一時間、統一范圍、統一步驟、統一方法在全市天然水域開展了禁漁工作。禁漁期期間,全市出動檢查人員1223人次,出動執法車輛329次,出動執法艇195次,共清繳電魚機30臺,違規網具575余張,其中包括地籠網132張,迷魂陣11張,抬網27張,刺網103張。排查涉魚餐館322次,與涉魚餐館簽訂了《在禁漁期不經營江河野生魚類的承諾書》112份。共查處82起非法捕撈案件,追究違法當事人119人,罰款人民幣88900元。
四、加強部門合作,共同打擊非法捕撈行為
2015年4月24日,由市農委主辦,仁懷市、習水縣、桐梓縣農牧局承辦,邀請海事部門、公安部門共同參與的打擊非法捕撈聯合執法行動在我市楊家園庫區舉行。此次行動參加執法人員43人,出動漁船、海事船5艘,拆除“迷魂陣”5張,面積約500㎡,共銷毀價值2萬余元的違法漁具。通過聯合執法行動,加強了部門之間的協調配合,提升漁業執法能力,有效打擊了非法捕撈行為。下半年,由市農委主辦,邀請市公安局、市環保局、市交通局等有關部門參與,將在烏江庫區開展一次打擊非法捕撈聯合執法行動,重點查處使用攔河繒(網)、密眼網(布網、網絡子、地籠網)、滾鉤、迷魂陣、深水網等違規漁具進行捕撈的行為。
同時,市農委根據省農委和市政府的工作安排,在今年6月底前完成各縣(市、區)的漁業發展規劃報省漁業局審核后,由縣級人民政府發布實施。從2015年下半年起至2017年12月底,擬用近三年時間,清理烏江庫區超承載量設置的網箱,恢復烏江庫區的行洪、發電、旅游等主體功能。
五、建立非法捕撈有獎舉報制度
保護野生魚類,嚴厲打擊非法炸魚、毒魚、電魚行為是一項長期、艱巨的任務,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參與,建立非法捕撈有獎舉報制度,是提高民眾參與積極性的一種激勵方式。2015年禁漁期期間,在全市范圍內發放“遵義市電、炸、毒魚舉報電話”宣傳資料約3萬份,市民對發現的非法炸魚、毒魚、電魚現象可及時向當地漁政部門舉報。對于首位舉報查證屬實的獎勵標準為:電魚案件每件獎勵1000元,炸魚案件每件獎勵3000元,毒魚案件每件獎勵5000元,并為舉報者保密。
六、成立護河員制度和釣魚協會
道真縣為了保護野生魚類,嚴厲打擊非法炸魚、毒魚、電魚行為,在各鄉鎮聘請護河員,實行護河員管理制度。根據其轄區內河流的分布實際,采取召開群眾會民主推薦等方式,共落實護河員42人,報酬為護河員每人每年2000至3000元,同時制定了護河員野生漁業資源分段管護職責和定期考核制度。同時為了規范釣魚行為,建立漁業管理橫向網絡監督機制,成立了釣魚協會,現有會員300余人,將《漁業法》、《貴州省漁業條例》等法律法規和漁政案件舉報電話、護河員電話等相關內容印制成會員手冊發放到每個會員手中,讓其了解漁業法律法規的規定以及發現非法捕撈行為時可以及時舉報。道真縣護河員制度和成立釣魚協會的方式能有效的打擊非法捕撈行為,將在全市范圍內推廣道真縣的成功經驗。
七、積極開展增殖放流活動
按照省財政廳省農委聯合發布《關于撥付2015年中央財政漁業資源保護與漁民轉產補助資金的通知》(黔財農〔2015〕27號)文件的規定,對我市道真縣、務川縣、湄潭縣、仁懷市、習水縣、赤水市共下達90萬中央財政資金,用于漁業資源增殖放流和漁民轉產轉業。2015年上半年,我市增殖放流共137萬尾魚苗,開展漁業資源增殖放流活動,可以恢復和補充水生生物資源的群體,改善種群結構,增加瀕危物種的數量,維護生物的多樣性,還能起到改善水域生態環境的作用。
2015年8月16日
(聯系人:楊正林,聯系電話:18208403679、28929141)
抄送:市政府辦建議提案辦理科,市政協提案委。
遵義市農業委員會辦公室 2015年8月16日印發
共印 5 份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面